close
【文╱廖君雅攝影╱張智傑】
快遞袋
保溫桶FRP
台北市信義區的吳寶春店,上午開店後,人潮不間斷,店員熱情接待。但從高雄北上的視察的吳寶春坦承,新冠肺炎疫情的確影響業績。
創意禮品
近幾個月來,他就跟所有的餐飲業者一樣,忙著推出因應措施。包括:縮短分店營業時間,減少生產麵包品項,取消員工月會和麵包文化沙龍,避免群聚活動等。另外,還推動電子商務,佈局外送美食平台,官網購物。

“今年50歲的吳寶春,總是樂觀,正向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。“跟別人比,我們的確剛開始,但也趁這個機會好好學習,了解,”。

10年前走向創業之路

今年,是他的重要預算。

10年前,吳寶春以荔枝玫瑰麵包獲得法國巴黎的世界麵包大師賽金牌,那年他40歲。回到台灣後,當年年底他在高雄開了了人生第一家吳寶春店,從此踏上不一樣的人生。

以前的他,是一個專職的麵包師傅。但經過十年,他不斷充實的經營管理知識,如今已擁有擁有麵包店,200多名員工。吳寶春的故事,曾是學校老師他們在課堂上分享,傳頌的勵志經典案例。他是一個出身在屏東縣內埔鄉的農村囝仔,12歲時父親過世,母親獨力扶養8個孩子,採鳳梨,甘蔗和幫人種田,什麼粗活都做。

為了培養一技之長,吳寶春15歲北上當麵包學徒,雖然薪水微薄,工作辛苦,經常磨到雙手起水泡,熬了4年半,才升到師傅,開始獨當一面做麵包,但他總是心疼媽媽,把大半薪水寄回家。

甚至,當時他還只是一個麵包師傅,而噹噹吳寶春頂著廚房裡的高溫,用心揉出出另一個又一個的麵團時,卻是把每項工作都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,所以,他在做麵包的何時,總是要求完美,不斷在細節上鑽研,直到自己滿意才才收工。

年輕時的吳寶春,儘管只有國中畢業,但熱愛學習與閱讀。有一個老師曾對他說,“如果一個人沒有錢投資自己的腦袋,這個人永遠都沒有錢,”這對他影響很深。他買書看書,上各種課,也拼命存錢,花錢到日本進修麵包技術,為了克服內向個性,更忍痛掏出3微米學費去上溝通表達課,還曾被友人引薦,去聽直銷業的培訓講座。

他回顧,20幾年前的台灣很流行直銷,他常去上直銷課程,覺得台上的講者西裝筆挺,而自己卻卻身顯得,讓他很羨慕。有一天他讀到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的傳記“觀念”受到啟發,創業夢從此萌芽。

2008年他38歲,和和隊友在素有麵包界奧林匹亞美譽的樂斯福杯麵包大賽(Coupe Louise Lesaffre),一舉奪下世界銀牌,麵包的個人優勝。

創業回饋社會,展店不躁進

兩年後,他再以荔枝玫瑰麵包,在2010年的個人賽,抱走世界冠軍。

那一年出國比賽前,當年40歲的吳寶春早下定決心,無論如何都要創業,再努力存一桶金,以過世母親的名義回饋社會。

但其實,他幾乎沒什麼存款。還沒開業,他就背了1400萬債務。包括向親朋好友借貸600百萬,以及和設備廠商分期兩年還的800萬元,雖然是不小的的賭注,但有世界冠軍的光環加持,很快地,他在隔年就實現了諾言,成板橋鑽石立「陳無嫌教育基金會」。

他坦言,自己這10年來十分幸運,當初連公司要怎麼登記都不知道,卻一路做到了現在260名員工的規模,非常感恩。

現在,吳寶春店在台北,台中和高雄,各有一家旗艦店,同時也是麵包的生產基地。他也和新加坡麵包物語集團在海外合資,成立了旭春(上海)餐飲管理有限公司,目前在中國上海和新加坡各有一家店。

把時間軸拉長,吳寶春的展店速度堪稱牛步。因為,他在開第一家店之後,2017年才在台中開出第二家旗艦店,接著維持一年1 2到家的展店計畫,在外人與同業眼中,未免過於苛刻。

王品集團暨益品書屋創辦人戴勝益,就曾好奇問過他,“你有開100,200家店的實力,為什麼不趁勝勝追擊,展店這麼慢?”吳寶春卻氣定神閒回答他:這句台灣諺語,意思是“欲速則不達”。

戴勝益相當肯定肯定吳寶春,「率直,真誠,是我一生值得相交的朋友。」「這個例子可以做到看他很穩健不貪錢,而是用心想經營事業啦!」

拼了命學習,坦然面對恐懼

吳寶春曾有句經典名言:“冠軍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。”

其實,創業這10年來,吳寶春再度經歷了學習歷程。

由於實在不懂經營管理的多個層面,人事,財務,品牌等,創業第3年,他想報考政治大學EMBA,卻發現資格不符。當時的報考碩士班,必須符合大學學歷,或者擁有甲級證照的資格限制,但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,西點蛋糕,麵包最高僅到乙級。

雖然被國內大學拒於於門外,吳寶春卻被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班錄錄取,成為轟動一時的事件。這件事情也會讓教育部火速修法鬆綁軸承,讓過多白手起家的企業老闆,因“吳寶春條款”受惠,掀起全台各大學的EMBA進修潮。

吳寶春還原當時的心境,他專注,自己只有國中學歷,跳級念碩士,不是為了“學位”,只是一心一意想要“學習”。

當時,麵包店快遞袋業績暢旺,各界採訪,演講邀約不斷,只是,當會計拿到財報給他檢核時,吳寶春內心的警鐘卻卻敲響了。

「萬一有一天,業績增加如何辦?吳寶春深知自己的經營能力,跟不上公司成長的規模,一來必須進修,二來必須找到對的專業經理人,借重他們的專長,讓公司能夠永續經營。

在新加坡念EMBA期間,吳寶春每3個月,就必須撥出半個月飛到海外,7天在學校上課,另外7天是企業參訪人數,除了新加坡,學校安排的企業遍及韓國,日本,澳洲和台灣。雖然,幾年下來所費不貲,但吳寶春直呼值得。

他不只是學會學會如何看待財報,學習如何管理一家企業,還學習更深層次的人類社會關懷,他開始思考企業如何永續經營,發揮社會責任,還有企業與員工,顧客之間的關係。更關鍵的是,他開始坦然面對過去的內心恐懼,而積極改變。

過去,吳寶春不擅長與員工溝通,甚至會逃避,讓錯誤一再發生。在新加坡就讀時,名師司徒達賢教授的“聽說讀想”理論,讓他學到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溝通,從此不再害怕溝通。現在,每個月的例會裡,他都會傾聽員工的“真心話”,不吝給予讚美,鼓勵,也引導員工即時解決問題,第一時間解決。

他也開始往外覓食才,找對的人來協助公司永續經營。

吳寶春說,從創意禮品前麵包店的首要是,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把麵包做好,等客人上門,“但客人真的需要嗎?真的喜歡嗎?」

5年前,他延期剛從媒體業管理職位離職的邱一新,擔任公司的執行副總,把品牌定位的任務交給了他。 “我必須找一個輪廓夠,眼界遠,懂得品牌經營的人來幫忙。而且他必須要跟我互補,帶給我不同的思考方向,”吳寶春說。

邱一新協助吳寶春重新梳理品牌定位,並依據每家店的商圈及客層,制定分眾行銷策略,遠百A13的門市年輕客群多,以“潮店”為定位,搶先獨賣實驗示範強的創新特色麵包,例如,添加酸辣鹹味的麵包,挑動消費者味蕾。

邱一新眼中,吳寶春是事必躬親型的學習型老闆。 “他很開放,很敢嘗試,有時候,他不會特地成為麵包意義,只是想把麵包做好,但他經常有跨界的思惟。”

孫淑芳則是一年,才找到的人力資源部經理。當時,他了解到做好內部人資系統,並致力於公司更上一層樓。他透過定額恆數位科技執行長簡士評評引薦,找上有大型金控,旅宿業經驗的孫淑芬,但當時孫淑芬有穩定正職,沒有立即答應。

讓孫淑芬點頭的關鍵,是這個時間她偶爾跟吳寶春互動,從他除了賣麵包,還推廣了麵包背後的文化涵義,視野和格局,讓她願意跟隨探索。

孫淑芬說,當時吳寶春請她推薦教科書,結果他不但看完,還回頭跟她分享心得。“他和其他老闆最大的不同是,願意放下身段,和主管有共通的語言,”

吳寶春的好學,也讓鼎恒數位科技執行長簡士評印象深刻。有一次,吳寶春從高雄北上新竹找他,請益人資相關稱,後來意猶未盡,隨即又約了第二次。

引入大數據,深化顧客關係

簡士士評鑑,許多中小企業主都以為,人資僅是行政部門,實際上,人資是企業壯大的核心,透過建立有效的人事管理,評核及獎勵制度,不但能有效節省成本,更能提高組織整體競爭力。

今年初也也引入了雲端管理系統,讓所有同仁,能夠立即掌握出缺勤及排班情況,提高管理效能。

邁入知天命之年,吳寶春希望下一個10年,讓吳寶春食品公司不光只是麵包店,而是透過轉變為軟硬體,大數據的升級,深化和顧客的關係。

吳寶春說,普瓦蘭是法國麵包文化的經典代表,堅持手工古法,他也期許吳寶春店能做“我的願景是把公司做到百年企業,就像Poilâne普瓦蘭麵包店那樣,”到如此境界。

再來,是成立了一個專業的烘焙學院,他希望,透過系統性的紮實培訓,讓有志的烘焙的年輕人,未來不可能是創業或當麵包師傅,都有能力去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。

吳寶春以日本而言,無論是哪家麵包店,都不失水準。他希望,未來台灣的麵包不光只是想到吳寶春,而是每家麵包都很美味,甚至在世界麵包的文化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
教練吳寶春,用兩部電影激勵選手

吳寶春曾在世界大賽中擊敗群雄,現在他也經常擔任教練,聘請年輕選手訓練。他認為,自己拿到冠軍沒什麼了不起,但如果能帶出一個冠軍,這才厲害。

他認為,最佳的激勵軸承方式,就是激發起運動員為國爭光的榮譽心,讓他們知道,自己不只是代表個人,而是代表國家競爭。

他喜歡用兩部電影作為媒介,首先是“進擊的鼓手”激起他們努力奮鬥練習的慾望,直到賽前三個月,再讓他們看“冰上奇蹟”彼此不信任,有懷疑,有批評,甚至互相打鬥,但當教練問每個人來自哪裡時,一個隊員說:“我們來自美國。”教練滿意地露出笑容。

吳寶春說,他在這有點逐步摸索到,要先建立個人信心,再逐步引導他們建立團隊合作默契,相信“我會引導這些選手,讓他們寫感想,再問他們代表誰誰出賽?”不只是比賽本身,對他們往後的人生也有幫助。 (廖君雅)


【本文摘自《遠見雜誌》;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;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】

arrow
arrow

    虛擬貨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